黄龙山有绿雾航的青松族拥着;山梁上,高踞着许许多多不可名状的奇石,跆籍相接;梁下悬崖似鼓如屏,连亘五六里。远远望去,犹如一条盘旋蠕动的苍龙。山中谷幽潭深,古木参天。有金猴捧桃岩、角锥岩、八窗洞、蝙蝠洞、飞舟、铁扁担、珍珠洞等景观,是一处罕有的世外桃源。它四周陡绝,地热血险要,古代建有山寨一处,是处州北部的军事要塞。山中的黄龙寺,建于唐代,梵音远播,香火不绝,为浙南名刹。 宋代文人胡份,元代石抹宜孙,明初名将胡大海、耿再成,农民起义领袖陈滥胡,清代诗人朱彝尊、蔡启樽、袁枚等都留下活动的足迹。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年,东海老龙王三太子奉命到仙都玉虚宫朝圣,见浙闽一带溪河断流、田禾枯列、百姓苦难。遂起怜惜之心,私地放雨。上天闻知,雷霆震怒,着张天师将小太子锁在仙都附近的一块平地上,天长地久,这蛰伏盘卷的小龙,就变地了山。为了纪念好心的小龙,人们取山名为黄龙山。 黄龙寺,为上州北部军事要塞,历史上有三次建寨。一在唐末处州刺史施坚实,二在元明之际,元将林彬组和明将胡大海、耿再成;三在明下流间陈鉴胡、陶德二、叶宗留义军。明正统十四年(1449),陈鉴湖率福建银矿矿工起义,曾驻军黄龙山,他们带有许多银子。附近村民相传 ,有许多百姓在黄龙山拾银的故事。黄龙寺后参天古木巨石下,存有石缸一处,就是当年农民义军的集体银库。倒立石附近,还流传有藏金银的话儿“角占岩阴人窝金,角钻岩平有窝银。”据说银已被人找出挖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