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尸洞“干尸洞”,也有人称它“万人坑”。洞口尽容一个人进去。这个洞口也是被人挖出来的。洞里森森白骨间,都是铠甲的残片和暗红的箭镞,它们和人的某些筋骨,粘连在一起。成了一滩滩分辨不清的粘合物,像是角化了的血液。有些骨头附着已经干枯的皮肉。这就是一种没有完全脱水干化的干尸。都是被入侵者砍去头颅的古格人.
科加寺科加寺位于阿里普兰县中尼边境村庄,也是尼泊尔进入普兰的必经之路,经常有许多衣着怪异的异域游客光着脚、提着小铁筒从这里经过。这些人多是来参拜神山圣湖的外国修行者。如果天气炎热,他们常常会在科加寺前的河水里沐浴;如果给他们拍照,他们会很友好很乐意地摆出姿势来,然后向你索要少量的金钱或食品。科加寺在藏语中是“定居”之意。科加寺兴建年份已难以考据,其来历据说是源于噶尔一带擅长铸造佛像的居民,一天把一尊观音像以马车送运,走到孔雀河边。马车突然被石头卡住,不论怎么办也无法继续前行,于是人们就在车停之处建一座庙,取名科加寺。科加寺规模很小,殿堂内的壁画和布置,由于年久失修,难免有点斑驳。但是从另一角度看,这儿却散发着一种原始、古朴的味道。科加寺门口有一片河滩以及美丽的红色芦苇丛。附近的科加村是个具有田园风味的小村庄,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。它距离普兰县城19千米,需要包车前往,路途相当崎岖,而且在雨季有几条雪山融化的溪水,车子很难通过,尤其在中午雪山融雪增加的情况下。大多数的司机都喜欢在上午走这条路。特别指出的是,沿途的景色相当不错。
托林寺托林寺建于 11 世纪初,位于扎达县城西北隅,距离武装部招待所约300米,徒步即可到达。托林,意为“飞翔空中永不坠落”。凝结着印度、尼泊尔和拉达克的工匠的心血,也是三地的建筑和佛像风格的集大成者。古格开国之时,已确定尊崇佛教。当时的藏地佛教虽开始复兴但却仍然混乱。第二代古格王意希沃拨乱反正,兴建托林寺。其后请来的印度高僧阿底峡弘法,以此寺为驻锡地。阿底峡带动了西藏佛教的复兴,托林寺也因而逐渐成为当时的藏传佛教中心。据说,周围的废墟里,至今还有许多遗物。托林寺的建筑风格和壁画明显直接受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,是各地的建筑和佛像风格的集大成者。印度高僧阿底峡曾在这里讲经著述,弘传佛法。此后,许多高僧相继在此留下足迹。托林寺因处于土林的峡谷中,红墙与土林相映生辉又别具一番壮丽。每每有人摇动经筒,沿土林间的小道绕托林寺转经。此番情景也让人生出许多感慨。有900多年历史的托林寺历经了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,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较为严重。近年来不断重修,主殿已恢复原样,可以看出其设计布局基本是依照桑耶寺的样子。主体建筑象征须弥山,四面的高塔象征四大护法金刚,殿内供奉了许多镏金佛像。幸运的是,虽然建筑有损坏,但是由于在文革期间被当作粮仓,大殿保存的很完好,里面的壁画仍栩栩如生,令人赞叹不已。建议你带上手电欣赏,因为殿内灯光比较暗淡。 藏族历史上,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。著名的益西沃、阿底峡、仁钦桑布等
马攸木拉山是阿里的一个山口。
纳木那尼峰,藏语称之为“圣母之山”或“神女峰”,位于普兰县境
卓玛拉山口海拔5700米,是冈仁波齐的一座山口,海拔5630
象泉河谷:藏语名为朗钦藏布,自玛旁雍错向西北流出,河谷宽广,
“死人沟”是一道峡谷,海拔5000米以上,海拔高达5150米
双湖地处恰其阿依特山南坡中山带,喀纳斯西岸,北西走向,呈椭圆
启孜峰位于羊八井西北部,在念青唐古拉峰的西南方,穷母冈日峰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