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圆通殿为普济寺主殿,初建于南宋嘉定七年(1214年),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,堪称“疏朗博大、宏伟巍峨,百人共入不觉宽,千人齐登不觉挤”,故有“活大殿”、“天下圆通殿之祖”的美誉。大圆通殿即观音菩萨正殿,因观音菩萨从返闻自性证真圆通,得不可思议神通妙法,故称“圆通殿”。“圆通”是观音的代名词,其意是“不偏倚,无阻碍”,圆满通达。在佛教中,观音是耳根通(一根通)即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通。 观音菩萨能听到苦难的呼救声,便能眼观,故名观音。大殿高18米,宽42米,纵深24米,为单层重檐的木结构建筑,顶盖黄色琉璃瓦,飞檐翘角,庄重典雅,是典型的清初建筑风格。殿上供奉的毗卢观音圣像高达8.8米,妙相庄严,观照自若,头戴毗卢天冠,天冠上有阿弥陀佛像,手结定印,圣像惟妙惟肖。 大圆通殿两旁端坐着32座观音应身像,展示了观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的各种形象。再加上中间供奉的观音佛身,共33身。这种塑法是普陀山观音道场的独特之处。主殿两旁建有配殿,东首文殊殿,供奉应化于五台山的文殊菩萨;西首普贤殿,供奉应化于峨眉山的普贤菩萨。两侧回廊是罗汉堂,各塑9尊共18尊罗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