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长城东起玉门蘑菇滩,沿甘新公路南侧,疏勒河北岸,逶迤向西,与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。敦煌境内北端现存除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干线外,还有玉门关至阳关、阳关至党河口、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。风景名胜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,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建造。敦煌北湖、西湖一带,生长着大片红柳、芦苇、罗布麻、胡杨树等植物,修建长城时,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,上铺土、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。以此分段修筑,相连为墙。 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,称为“天田”,以观察脚印之用,是一种防御措施。汉长城遗址地处甘肃敦煌,四季分明,春季温暖多风,夏季酷暑炎热,秋季凉爽,冬季寒冷,适合春秋旅游。历史文化敦煌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现存的“积薪”数量较多、保存较完好。有一座烽隧周围存放的积薪多达十五堆,排列十分整齐,天长日久,凝结在一起,坚如化石。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长城、烽隧遗址中,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。如“玉门千秋隧”出土的西汉纸,经考证,早于东汉蔡伦造纸170多年。著名的“敦煌汉简”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。它为研究中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