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宁寺俗称大寺庙,位于右玉县旧城城关镇内东街北侧。 该镇北邻内蒙古,西晋时,是鲜卑族北都盛乐(今内蒙和林格尔)通往南都平城的必经之路。 明代中期,蒙古族鞑靶部落兴起,逐步构成明朝北边的又一威胁。明政府为了加强大同的防务,从西偏头关至大同中路,修造长城600余里。右玉县城关镇当处这条军事防线的中段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在加强镇城建设的同时,宝宁寺也开始动工兴建。 寺院建筑坐北向南,原占地东西宽约100米,南北长约150米。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原有四进院落,五座殿宇,依次为牌楼、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。遗憾的是该寺在解放前后和“文革”当中遭到严重破坏,殿舍倒塌,椽栋皆毁,除大雄宝殿和过殿外,其他建筑全部不存。 宝宁寺原保存有水陆画一堂,是寺中之精髓,更是我国明代绘画宝库中的上品,于1953年调藏山西省博物馆。 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西巡,路经右玉,正遇蒙古叛匪噶尔丹大军南扰,康熙几乎被俘,幸亏右玉民众保驾,才免于难。康熙回朝后,念当地民众保驾有功,特将宫中珍藏的水陆画赐予宝宁寺,一套计136幅,名日定边水陆神帧。此后,每年旧历四月八日悬挂于寺内,远近僧道及右玉的市、农、工、商都要前来礼拜观赏,作水陆道场。该画幅主要是描绘佛教为超度水陆一切鬼魂,普济六道四生的一种法会——水陆斋仪。画面儒、释、道三教人物同堂,布局合理精妙,色泽鲜艳逼真,人物生动传神。是我国现存明清绘画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,对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