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教寺,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北京东直门内针线胡同的尼僧寺庙,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。它一开始为明代一太监创建,清代明改建为尼寺,更名为“通教禅林”。1941年时,由尼僧印和为住持。这时庙已破败,殿宇倾圮,佛像残毁。1942年,开慧胜雨接管后,四处募化,对该寺进行了扩建。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,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,庙区扩大到4亩多地(近300多平方米),还将庙更名为“通教寺”.重修后的通教寺,山门3间,寺院西端为太雄宝愉,南北二楼两层共40间。北楼后有清泰寮3间。南北配殿中有伽蓝殿、五观堂、念佛堂、祖师殿等。 寺内的宗教活动,因以修持戒律为本,以净土为宗,念佛为归。以学经论为辅,所以清规戒律比别的庙严格,宗教活动也多。例如:规定每年从农历四月十五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,全寺尼众“结夏安居”,专修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。也就是在这三个月内,除为僧众办事和父母师长病丧等事外,90天不许出山门。在“结夏安居”期间内,并不是舒舒服服度过的,其任务比平时更重。除完成日常功课外,还规定有“私功课”。这是据个人情况而定,有人规定在这期间读完一遍80卷的《华严经》;有人剌血写经;有人念佛或燃香、燃灯等。总之,必须定出项目,天天检查成绩。越接近圆满,功课越紧。到七月十四日晚,要“通宵忏礼”:像风把草刮倒那样伏地拜唱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”。拜过一个多钟头,就坐下略事休息,然后再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