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湾地理位置重要,据史书记载,古代船舶往来广州与南洋诸国,皆经此地。从明代起,官府已在附近的南山设置墩台以防海盗,清康熙年间(1662——1722)始于赤湾修建炮台,赤湾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。(1717年)。据记载赤湾左、右炮台设兵数千名,生铁炮6位,另有12门大炮被称为“佛郎机”炮,是西式武器,其制法是北宋时由广州传入的。鸦片战争期间,林则徐布防珠江口,曾重修赤湾炮台。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曾领兵在伶仃洋上击败英军,赤湾炮台为林则徐禁烟曾立下汗马功劳。 炮台位于南山区赤湾东村,挺立在海拔170米的鹰嘴山头。它耸立在山头,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将士,俯瞰着它守护着的土地和人们。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。时间流逝,几百年的守护,岁月在它的脸上留下了痕迹。历史沧桑,赤湾炮台现在只剩下左炮台保存完好,当地有关部门曾于1985年对炮台进行修复。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海拨170米的鹰嘴山头,坐北朝南,分台体和围墙两部分。全长26.2米,宽15.5米,台高4.5米,围墙高3.78米,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。1997年香港回归后这里全部解禁。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哨所,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被保留在鹰咀山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