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。位于青峰环列、泉瀑争鸣雪窦山中,有“四面青山、山山朝古刹;涧绕寺走,处处可听泉”之胜。清《雪窦寺志》载;晋时有尼结尘山顶,初名瀑布院。8 4 1 年(唐会昌元年)移建今址,改名瀑布观音院。8 9 2 年(唐景福元年)大规模扩建,建筑面积 6 0 0 0 平方米,寺田 9 0 公顷,9 9 9 年(宋咸平二年)宋真宗赵恒赐名雪窦资圣禅寺。1 0 3 7 年(景四年)仁宗梦游是山,遂号应梦道场。南宋宁宗(1 1 9 5 - 1 2 2 4)时制定禅院等级,列为“五山十刹”中十刹之一。1 2 4 5 的(淳祜五年),理宗赵昀赐书“应梦名山”,香火鼎盛,此后历经兴衰,寺宇屡毁屡建,至本世纪 6 0 年代初遗存殿宇,有清代初期所建的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法堂和藏经阁、后殿、东西厢楼房、方丈楼等。 山门牌楼式,木雕镂饰,飞檐翘角。天王殿内彩塑“四大天王”,头着屋顶,弥勒像居中笑颜常开。1 9 2 9 年因佛事失火被焚,仅留残基,惟千年银杏雌雄成双,仍耸立殿前左右两侧。大雄宝殿,赭墙飞檐,气势雄伟,中有如来大佛等。其后为“后海楼”彩塑。观音大士立于鳌鱼脊上,十八罗汉分列殿内两旁。东西两角,左钟右鼓,巨钟于1 1 6 5年(宋乾道元年)铸成。当地有“商量岗风,雪窦寺钟”之彦。 法堂、藏经阁,在大雄宝殿后,为两层楼宇。楼下法堂,背壁绘巨狮,为高僧讲经颂佛处;上藏经阁,藏宋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