绛守居园池历经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官衙州牧的添建维修,一千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,形成几个大的格局和面貌,成为我国园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。从隋唐时期的“自然山水园林”到宋元时期的“建筑山水园林”,直至明清时期的“写意山水园林”,一脉相承,形成我国北方园林的独特面貌。 绛守居园池展现了各个时代的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特色。现存绛守居园池大体基本面貌是清代李寿芝重建,后经民国初年修建的风貌。园池东西长,南北窄,一条子午梁(甬道)横贯园池南北,高高隆起,将园池分为东西两部分。整个绛守居园池根据植物花卉的不同,划分成春、夏、秋、冬四个景区,咫尺园林将游客带到写意的山水图画中。甬道西“洄莲亭”屹立于芙蓉池南岸,夏日红莲翠盖飘送着藕香,在“洄莲亭”中饮酒、弈棋、抚琴,此为园地“夏景”。绕过“洄莲亭”,园池西墙中部有一依墙而筑的重檐半亭,半亭周围广植修竹花木,冬季雪压绿竹在风中摇曳却是另一番的意境,此为园池“冬景”。这些建筑以“借景法”大大扩展了“咫尺园林”的意境。 绛守居园池,从明正德李文洁到清光绪李寿芝,几经构建,园内盛设亭台楼榭,建筑秀丽,假山耸峙,清水环绕,花卉争艳,古柏参天,曲径小桥,景色幽美,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,是古代园林中有据可查,有遗迹可寻的古老的名园,具有文物价值及园林艺术价值,是园林艺术重要的实物资料。